主持人 李仕春:
各位领导,各位老师,各位同学,下面举行闭幕式和坛标交接仪式。这个环节有三个单元组成:一是承办方代表总结致辞;二是宣布第八届中国法学青年论坛承办单位,并举行坛标交接仪式;三是第八届中国法学青年论坛承办单位代表致辞。首先掌声有请中国经济法研究会副会长、西南政法大学副校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岳彩申教授代表承办方总结致辞。
 
岳彩申(中国经济法研究会副会长、西南政法大学副校长、教授、博士生导师):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专家、代表,老师们、同学们,在刚刚过去的近8个小时里,大家在此分享了一次学术的盛宴,聆听了多位领导的重要讲话,分享了12位报告人的高水平报告,欣赏了12位专家的精彩点评,以及3位主持人的总结。这次论坛既有多位高层领导出席,也有众多学术名流云集,成果丰硕、研讨深入,对中国的调解制度将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借此机会,我代表承办单位西南政法大学衷心感谢中国法学会的信任和支持,感谢中央政法委、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共青团中央的指导,感谢重庆市高级人民法院和众多专家的大力支持。通过承办这次论坛,我们更加深刻的感受到中国法学青年论坛的确是培养优秀法学才俊的好平台,是关注和探讨中国法治建设重大问题的好平台,是分享学术思想和智慧的好平台。第七届中国法学青年论坛虽然即将结束,但第七届中国法学青年论坛作为中国法治建设中的一次精彩活动,将会永远作为事实而存在。我提议,让我们共同祝愿中国法学青年论坛在李仕春主任的运筹下越办越好,红红火火到永远。最后,借此机会向各位领导、专家和代表提前拜个早年,祝大家新年快乐,谢谢!
 
主持人 李仕春:
谢谢岳校长。我代表中国法学会宣布第八届中国法学青年论坛的承办单位,由于此前的六届举办得非常成功,不少科研单位以及实务部门都向我们提出了申请的愿望,为了使中国法学青年论坛不仅能走进法学院,不仅能走进法院,还能够走进检察院,不仅能够在北方、在东部、在中部,我们还希望中国法学青年论坛能够走到南部,能够走得更远。经综合考虑,我们在最高人民检察院领导的大力支持下,确定第八届中国法学青年论坛由广东省人民检察院及珠海市人民检察院承办。下面举行坛标交接仪式,请西南政法大学岳彩申校长与珠海市人民检察院副检察长彭小明同志交接,请大家共同见证这一时刻。下面掌声有请第八届中国法学青年论坛承办单位的代表彭小明副检察长致辞。
 
彭小明(广东省珠海市人民检察院副检察长、第八届中国法学青年论坛承办单位代表):
尊敬的各位领导、专家、老师、同学们、朋友们,很荣幸第八届中国法学青年论坛由广东省珠海市人民检察院承办,这既是中国法学会和高检院对我们的信任,也是我们难得的一个学习机会。在此,我受检察长的委托,代表珠海市人民检察院诚挚邀请在座的各位领导、专家、老师,诚挚邀请在座的各位青年才俊,并通过你们邀请你们身边有致力于中国法治事业的青年学者积极参与下次论坛。我们会高度重视,充分学习借鉴本届及往届论坛举办的成功经验,积极谋划、认真准备,竭尽全力办好第八届中国法学青年论坛。我们热诚欢迎各位明年10月份到美丽的海滨城市珠海,为中国法治建设事业建言献策,谢谢各位!
 
主持人 李仕春:
彭检察长,珠海很吸引人,黄明耀院长已经接受我的邀请,看来在座各位都希望到珠海去看看。下面我们有请徐泉处长在最后的时刻说几句他心里想说的。 
 
徐泉(西南政法大学科研处处长):
首先我代表西南政法大学科研处和全体教师以及西政参加七届论坛的各位老师、同学们,向大会的圆满成功举办表示祝贺。其次,本次论坛也集结了国内外,特别是关于本次研讨主题的青年才俊和著名国内专家云集一堂在西南政法大学。需要解释的有两点:一点今天不凑巧因为上午靠四级,下午考六级,上午还考全市的公务员共招,所以在校的四年级的同学满天飞。这一点尽情各位代表见谅,同学们有非常高的热忱,但由于前途和学习两不误的情况下非常不容易,所以请各位代表见谅。
 
另外作为承办单位,我作为整个活动具体的参与人员,在整个工作中得到了中国法学会的高度信任和大力支持,也在工作中尽到了自己最大的努力,但是难免工作中还给各位在方方面面带来了很多不太尽如人意的地方,尽情各位专家、学者和参会嘉宾能够理解、体谅。最后我想七届论坛落下帷幕,八届论坛向我们招手,我想在未来七届、八届论坛的发展过程中,有更多的有志于参与中国法治教育研究的人越来越多,特别是在中国法学会的带领下把论坛办得红红火火,来年再见,谢谢大家!
 
主持人 李仕春:
我总结了一下,本届论坛有下面几大突破:第一大突破是在征文数量上有重大突破,创下了历史新高,有1273篇。第二大突破,是论文作者结构上有重大突破。在1273篇的论文当中,有来自于实际部门的将近3/4,也就是说这个论坛已经成为法学界和法律界共同的论坛。第三个重大突破,是论文水平上有重大突破最有发言权的是各位专家,其中一位专家是中国法学期刊研究会会长、中国法学杂志社总编、西南政法大学八年级校友张新宝教授所作的,他说“论文的水平有大幅提高”。向大家透露一个消息,张新宝总编已经预定了几篇获奖的论文,这个秘密放在我的口袋里。第四个重大突破,是在指导单位上有重大突破。第六届我们邀请共青团中央作为中国青年法学论坛的指导单位,今年我们又非常荣幸的邀请到了中央政法委、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的正式回复,同意作为中国法学青年论坛的指导单位。我相信有这么多中央部门和中央领导的信任与支持,中国法学青年论坛将会越走越远,越走越好。
 
第五个重大突破,是承办单位和协办单位的结构上有重大突破。这次承办单位是西南政法大学,一个中国法学教育的重镇,同时我们在协办单位上有重庆高级人民法院支持,两家配合得非常好、非常默契,我们接受的服务非常周到和质量也很高,大家都很满意。我们会把这样的一个结构、合作的模式发扬光大。第六个突破是,西政办会的重大突破。一是大背板。大家都已经见识到了,可能在座同学已经见多了,可是对于我们还是第一次。二是大手笔。除了大背板这样的一个大手笔之外,我们的会场也很大,来了很多的同学、专家学者。三是大学术。我在西政讲过课,现在还在担任兼职教授,西政的风气是实事求是、批评多余表扬,这一届论坛也体现得淋漓尽致。尽管强世功不是西政的,是北大的,但是进入西政也不免接受了这样的风气熏陶。第七大突破,在选择时间上有重大突破。我们选择的这个时间点,冬至后的第一天,这预示着中国法学的新纪元。第八大突破是,我们既有90多岁仍然神采奕奕、思维敏捷的金平教授,还有法院书记员的年轻法官,这样才构成了非常绚丽多彩的会议。
 
代表中国法学会法律信息部,想表达几层感谢,第一感谢中央领导和中央部门的支持,江必新院长也是推掉了重要的外事活动,由最高法院的沈德咏院长参加,自己来参加我们的论坛。最高人民检察院童建明专委今天专程赶来,中午的飞机就走了。他们专门过来为中国法学的青年鼓劲。也感谢大家的支持,今天大家都见识到了,这么多大家的会聚,规格似乎要超过了国际法学大会,非常感谢,而且在联系的过程中没有半点推迟,任何法学大家参与,几乎都是活雷锋。第三个感谢我们的服务团队,感谢西南政法大学岳彩申校长、徐泉处长为我们的服务,与中国法学会的团队配合得非常有默契。为我们提供了非常高质量的服务。同时还要感谢我的同事,中国法学会法律信息部吕兴焕副主任、王伟国处长、周杨副处长等。最后我们期待第八届中国法学青年论坛能更上一层楼,期待着各位法学大家,各位青年才俊会聚美丽的珠海。下面我宣布第七届中国法学青年论坛到此结束,谢谢各位领导、各位老师、各位同学,再见!

上一篇:第七届中国法学青年论坛实录 第一单元

下一篇:第七届中国法学青年论坛实录 第二单元